首页

夫妻主的跨奴

时间:2025-05-24 20:39:24 作者:湖北面向高校师生推进以科技为支撑的创新创业 浏览量:76865

  中新网晋城10月24日电 题:从乡村蝶变看“千万工程”的山西高平实践

  作者 杨佩佩 杨杰英 张雪婧

  秋日的太行山,天高云淡。长平大地,一场关于乡村的改革从未停歇。

  近年来,山西省高平市真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真心实意为民服务、真金白银投向农村、真抓实干打好基础、真感实受注重成效,绘就了一幅城乡美、产业兴、群众富的和美乡村画卷。

304个行政村皆从乡村人居环境破局,梯次推进。(资料图片)  李娜 摄

  梯次推进 人居环境美起来

  “现在的环境是真好了,村里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让人的心情也更好了。”环境好,是这几年高平民众对乡村最直观的感受。

  建宁乡郭庄村是2024年高平市打造的精品示范村之一。村内一棵400多年树龄的老槐树见证了村庄的发展变迁。然而,大槐树周边的环境,却破坏了村民们对家乡美好的记忆,也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与村民的日常生活。

  “都是旧房子,破烂不堪。”在村里住了一辈子的郭根旺,提起之前的情景,难掩失望。

  如何能让老槐树重新焕发生机?如何能在“千万工程”中先走一步?“从人居环境提升开始。”郭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文广说,2021年,村里启动了老槐树片区改造工程,拆违建、修道路、搞绿化,共拆出了9000多平方米土地,不仅建起了口袋公园、篮球场,还实施了整村的“三改”工程、网线入地工程和街道亮化工程,村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舒适。

  郭庄村的蝶变故事在高平俯拾皆是。304个行政村皆从乡村人居环境破局,梯次推进。

  截至目前,高平市已拆除违建152万平方米,腾出土地2725亩。自来水覆盖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了91%。

高平有61个中国传统村落,古院、古建众多。(资料图片)  李娜 摄

  文化赋能 村庄底蕴厚起来

  “家风一词,始见于西晋潘岳的《家风诗》。通过歌颂祖德,称美自己的家族传统以自勉……”在寺庄镇伯方村的传统文化国学馆,孩子们或漫步馆内,聆听历史长河中的家风故事,或悠然而坐,和圣贤交流、与经典对话,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伯方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拥有古代廉吏毕振姬、好人毕腊英等人文资源,在“千万工程”中,伯方村以“礼文化”为核心内容,打造了“一街两馆一基地”,形成乡村旅游新业态。

  高平有61个中国传统村落,古院、古建众多。怎样扬其长、补其短、去其乱,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与伯方村一样,坚持打好文化牌,把沉睡的古文化、古资源唤醒,是高平的“法宝”。

  “我们沿着太行一号公路转了转,发现高平的村都很有自己的特点,都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文化记忆点。”从长治自驾游而来的杨倩和家人道出了高平乡村发展的“根”与“魂”。

  去寺庄伯方,听听毕腊英的善举;去喜镇苏庄,与心爱之人邂逅;去神农中庙,探访八坊三十六院;去野川杜寨,回顾往昔峥嵘岁月……以人居环境起步,逐步延伸到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从填补生活设施短板,到打造特色文化名片,高平村有村味、乡有乡愁。

经过十几种工序,根根铁丝和色彩斑斓的绸布就变成了造型各异的花灯。(资料图片)  李娜 摄

  真金白银 农民口袋鼓起来

  造型、喷涂、接电路、裱糊……经过十几种工序,根根铁丝和色彩斑斓的绸布就变成了造型各异的花灯。

  三甲镇北庄村的花灯在高平市小有名气,村里有不少人都在花灯厂谋生。75岁的赵保弟就是其中一员。“以前都是在家里闲谈话呢,现在糊上灯能赚钱,我们的生活也更红火了。”

  近年来,北庄村依托社火文化发展社火产业,创新推出各类社火节目和民俗表演,同时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强村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盘活周边村落及本村彩灯工匠、社火团队资源,打造了集服装、道具、演出为一体的“社火超市”,目前已有500多名村民通过社火产业实现就业增收。

  “千万工程”,千条万条,让民众受益是第一条。

  高平市每年把近50%的财政资金投向农业农村,在引导科兴、国投、农投、文旅四大国企,投向农村、联农带农、让利于民的基础上,充分撬动民营企业、个人等各类社会资本流向农村,并以“五彩农业”、文旅康养等为带动,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把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转化为美丽经济。

  截至目前,高平8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50%以上的村达到100万元。(完)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无尽的创造力——毕加索艺术生涯回顾展”即将亮相昆明

与此同时,韩国国防部召见日本驻韩防卫驻在官(国防武官级),对日本政府提出严正抗议,敦促日方立刻予以纠正,并防止类似情况重演。

让“养老”变“享老” 银发经济开启消费“新蓝海”

“镜头捕捉到的日落简直美不胜收,我也迫不及待想把拍摄的照片分享给朋友们。”游客杨女士手握温热的咖啡,一边欣赏摄影师镜头下蟹钳港迷人的日落景象,一边拿起手机,记录下眼前的绝美瞬间。

(经济观察)中国财税重拳支持楼市回稳

“中蒙两国合作的成就展示了不同生产要素禀赋的国家可以在全球化进程中相互取长补短,实现互利。”世界贸易组织(WTO)副总干事张向晨在视频致辞中表示,近些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演变,(中蒙)两国经济的互补性更加凸显,合作潜力巨大。中蒙博览会为两国之间乃至东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山头到舌尖“次晨达” 快递服务现代农业加速发展

提到春耕春管,可能大家首先联想到的是在大江南北的田间地头上,农机穿梭,农民耕作的忙碌景象。然而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间写字楼里,一场别样的“春耕”正在进行。

港澳各界举办丰富活动迎国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会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成果发布。川渝两地聚焦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协同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成势见效。其中,两地联合成立专项工作组并组建36个文旅企业等合作联盟;联合编制《文化和旅游区域协同发展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方案》,颁布《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实施巴蜀文脉赓续工程,“考古中国——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等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共同创建国家级巴蜀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交流形成新局面;联合开展巴蜀文旅国际国内推广活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